狠狠的日_www一区二区_99精品99_久久久久综合_aaa在线_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舶金融 > 正文

國際運輸保險格局悄然生變

2013-09-18 16:59:39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水運和航空保險業的長期發展與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密不可分。”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師高曠楷博士在最新一期的sigma研究報告中預測,假如世界經濟將持續復蘇,而且全球貿易和資本流的再平衡過程能夠順利進行,則未來10年,水運和航空保險保費預計年增長率將達到4%-5.5%。

這份題為《解讀水運和航空保險業的最新發展》的報告回顧了水運和航空保險市場的變化。報告指出,在過去10年中,全球水運和航空保險保費規模幾乎翻了一番,2012年估計可達到440億美元。盡管運輸保險僅占全球非壽險保費份額的2%左右,但是它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正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果沒有運輸保險,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阻礙企業或個人進行商品買賣或外出旅行,因為這會帶來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貿易和經濟活動也會受到嚴重損害。”瑞士再保險的專家告訴記者,一些風險可以通過個人保險獲得保障,但是大多數運輸保險是通過批發商業市場購買的。具體而言,水運和航空保險業務歷來具有國際性,倫敦市場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即便時至今日,情況依然如此。

據統計,在全球水運和航空保險市場上,倫敦勞合社和其他國際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占比約為20%。然而,隨著經濟和運輸格局不斷變化,運輸保險業的結構也在悄然演變。隨著時間推移,發展中國家的本地保險公司已越來越擅長于管理相關運輸風險。

上述專家稱,隨著國際保險公司日益將業務擴張到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的本地保險公司在吸收相關風險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加,專業承保和理賠能力也有所加強。與此同時,諸如新加坡和迪拜等新興的區域專業保險中心也獲得了快速發展。隨著時間推移,水運和航空保險市場在區域分布方面將變得更為分散。

梳理全球水運和航空保險市場的發展脈絡則不難發現,與幾十年前相比,水運和航空安全性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高額理賠案出現的頻率明顯下降。與之相呼應,水運和航空保險的承保業績也有所改善。然而由于運輸保險市場承保能力的持續過剩,造成了保費費率下行壓力加大,水運和航空保險行業的承保利潤依然疲弱。尤為引人擔憂的是,盡管不同保險公司之間的業績表現存在差異,但大多數公司主要險種的綜合成本率都接近或超過100%。

對于未來運輸保險公司面臨的挑戰,瑞士再保險經濟師Darren Pain說:“鑒于運輸行業的風險規模和復雜性都很大,發生嚴重損失的可能性程度依然令人不安。例如,運輸工具越來越龐大、運載貨物也日益昂貴,這些發展趨勢都使得保險公司容易受到集中風險的影響。因此,保險公司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尤其要致力于量化同一事件所帶來的潛在累積損失。此外,保險公司不能再依賴于市場上保費費率的周期性上揚來提振盈利,而是必須注重加強承保紀律。”

挑戰中往往也蘊藏著機遇。報告的另一位作者Ginger Turner說:“面對不斷變化的運輸業風險,保險公司的對策就是在可保性范圍內提供新型或改進型保障范圍或者推出新產品。不僅如此,流程方面也有進行創新的可能。例如利用技術來更好地定位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和飛機以及貨物,通過分享其他險種的經驗和專長讓運輸保險的承保能力更具效率等。”